24小时免费电话:13501231888
栏目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资讯

铝单板厂家--“小业主”智斗“大业主”

铝单板厂家--“小业主”智斗“大业主”

去年12月底,珠江路华能城市花园小区,物业公示了一份总价17万余元、关于维修小区配电所动用维修基金的工程项目说明。依据住建部颁发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动用该款之前至少要征得2/3以上业主的同意并签名。业主刘女士随后到市物业办调取了当时物业提交的业主签名材料发现,物业提交的签字同意名单只有该小区一幢楼的,且与多位业主核实发现,很多签名都不是由业主本人所签。后经业主自行核价,认为17万元的配电所维修工程市场价约4万元,施工单位也无资质。经业主代表与市物业办多次协商,这笔17.6645万的维修基金今年3月被追回。然而,当业主们欢庆时,刘女士却发现维修基金其实早就被“动”了更大一块。

 现代快报记者 马文煜

 304万维修基金再生波澜

 华能城市花园小区位于珠江路与太平北路交界处,分为住宅、商业两部分,其中商业部分(珠江路435号,即华海3C综合楼)就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华海3C广场”所在地。该幢楼1~5层为电脑卖场,“华海3C广场”拥有其产权,算是大业主,而6~12层为办公物业,产权分属于约89户小业主。而刘女士此次向快报反映的304万元维修基金的纠纷,就出在这幢楼上。

 “今年3月,物业办的人通知我们17万的配电所维修款已经被他们追回,于是我和几个业主顺便查看了我们楼幢维修基金这几年的全部账目,意外地发现去年有笔304万元支出大家都不知情。该工程的书面申报原因是:外墙装饰面、内部钢架老化、变形,影响美观,有较大**隐患,所以需要动用维修基金维修。”

 按照包括刘女士在内多位业主的想法,这一工程所描述的大楼外立面维修部分,全部都是去年新起的广告牌,“和房屋质量维修没有任何关系”。为了验证自己的主张,刘女士等业主带记者查看了435号楼背后没有维修过的墙面。“这就是原来的墙面,楼是同一时期盖好的。你看这面没有‘维修’过的墙面不也是好好的么,哪需要修啊!”记者看到,“华海”大楼背面的墙面瓷砖铺贴平整有序,维护良好,确实看不出有需要维修的地方;而维修过的正面外墙,则全部被大大小小的户外广告牌所遮掩。

 大业主称这是“自己的”维修基金

 435号楼的几位业主认为,无论这笔304万的维修款用于何处,在申请之初,物业公司应该严格按照维修基金管理规定,征得楼幢全体业主2/3以上的同意,但物业公司(南京香居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却没有履行到位。要不是这次意外查出来,这笔304万的维修款压根就没有小业主知情。

 对此,记者以业主的名义电话咨询了香居物业的一位工作人员。记者问道,“去年6月,你们向物业办申请的维修基金为何既没有征得我们同意,也没有向我们通报呢?”该工作人员解释道,这笔款项是“华海”自己申请的,物业公司只是经办。记者又问,“维修基金的申请不是应该由物业公司作为申请主体吗?”该人士回复称,这笔钱是华海的专款,所以应该由业主“华海”自行申请,物业公司只是经办一下。

 随后记者在一份由业主提供、落款盖章是“华海电脑数码通讯广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上看到,华海对于该笔维修基金的去向解释称:“由于435号楼外立面经常发生外墙瓷砖铝塑板脱落、钢架开裂等**问题……我司于2012年通过正规流程申请了属于华海广场1~5层自己的物业维修基金,本次使用维修基金的维修内容是在原有墙体基础上对有**隐患的瓷砖、铝塑板及钢架进行维修加固处理……”

 看来,华海是以维修基金“专款专用”作为对435号楼其他业主的解释,那么这样的解释站得住脚吗?

 公共维修基金怎成“专款”

 市物业办办公室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435号楼外墙维修的部分属于局部维修,只要告知“局部”业主即可。市物业办维修基金科一科长也表示,正因如此,当时也没有在小区和市物业网站上公示。

 记者提出质疑:“局部”维修不需通过业主表决,也不需要公示,有无相关法律条文或政策支持?该主任表示,暂时没有,但这是行业通行的做法,是完全符合维修基金使用精神的。

 对于该解释,刘女士在内的多位业主表示不认可,认为此次维修的墙面既然属于可以动用维修基金的范围,那么它就属于“全体业主共有部分”。

 针对上述争议,记者随即咨询了住建部房地产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宋主任,宋主任明确指出,维修基金的动用在小区未成立业委会的情况下,肯定是要通过所属楼幢2/3以上业主同意的,有异议的业主可立即向当地市级住建委或所属省级住建厅反映。

 业主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笔维修基金的去向,他们一定要讨个说法。“现在435号楼内环境脏乱差,公共部位存在失修的情况:消防通道内**指示牌坏了很多年,应急灯也打不开,走道内吊顶破损,电梯上方的瓷砖摇摇欲坠,物业居然拿个胶带裹住就算完事了……”张先生反感地说。

 对该事件,本报记者还将持续关注。